2024年,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党建引领”“载体创新”“舆论引导”“特色打造”四个方面,聚力提升高度、厚度、广度、温度“四度”,积极构建淮职文化育人新格局。
党建引领提高度,文化育人方向准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大局和方向,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变化,印发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明晰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不断加强对文化育人工作的政治引领。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示范宣讲报告会等,助力党员领导干部深刻把握新时代文化工作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为切实做好全院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发掘思政铸魂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学院领导经常深入一线同师生员工座谈交流,多次调研思政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推动文化育人取得实效。积极组织开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功举办2024年全院课程思政大赛,8名思政课教师在全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征文活动和“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淮北思政课程”系列成果征集活动中分获一、二、三等奖,3人次受邀参加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弘扬小岗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安徽实践”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载体创新提厚度,文化育人落点实
结合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或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如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2025年元旦文艺汇演系列活动等,利用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等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兴国之责。充分发挥第一、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人文素质类课程,举办杨参军绘画作品展、“中秋月圆心相伴”心理暖心等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弘扬传承的热情,作品淮北大鼓《青年说清廉》荣获2024年188体育平台:高校曲艺展演活动二等奖。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重点抓好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志愿服务、环境整治等工作,积极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新生入学教育等系列活动;坚守匠心文化育人理念,举办淮职大讲堂、“深化产教融合 赋能美好安徽建设”学生作品展、“劳模大师进校园” 宣讲报告会等活动,通过“多位一体”的文化育人载体形式,努力打造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与地域文化相衔接、与职业教育文化相适应的淮职特色文化育人模式。
舆论引导提广度,文化育人氛围浓
用好网络新媒体,持续做好学院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专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党建”“二十四节气”“我们的节日”等栏目,并新开“党纪学习教育”专栏,加强文化宣传,形成价值引领合力,安徽教育网刊发学院新闻40条,“学习强国”淮北学习平台采用稿件5篇,校园网发布新闻260余条,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290余条(吸引7万余人关注),学院2名教师受聘担任淮北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发挥好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热烈庆祝第40个教师节为契机,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辟188体育平台:,推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风采展示4期,讲好淮职故事,传播校园正能量。聚焦学院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总结提炼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出有温度、有深度的报道10余篇,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借助“文化皖军”扬帆出海重要平台,学院非遗漆艺作品相继亮相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向公众呈现文化传承创新成果,营造浓厚文化育人氛围。
特色打造提温度,文化育人美誉高
深化打造“早安淮职”网络名片,一句校园安全的暖心提醒、一段留淮就业的政策介绍……带着组织的温暖和关爱,通过一张小小的网络名片,在共青团吉祥物“团小巧和团小匠”的一声“早安”里,启智润心、以文化人。深入挖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创新打造大学生“一杯茶”调解说事室品牌,把中华传统典故蕴含的“谦和礼让,和为贵”的精神融入学生矛盾纠纷化解中,制定“听、辨、劝、全、让、和”六步自治调解工作法,在和谐校园建设实践中扎实推进文化育人。创新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分工协同、系部“一系一品”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廉洁文化建设体系,通过深化学习教育倡廉、廉政风险排查促廉、廉洁文化活动育廉,推动廉洁文化育人落实落细,相关工作被安徽日报客户端等省市媒体报道。重新拍摄学院形象宣传片,展示学院最新风貌;完善视觉形象及识别系统建设,完成“4楼4中心”的楼宇文化标识和广场宣传栏等的设计建设,实现宣传阵地管理提质增效,逐步打造具有淮职特色的文化育人环境,滋养全院师生。
(撰稿:周启林 刘峨/审核:袁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